|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秦人在张家川的那些事儿

秦人在张家川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秦人在张家川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甘肃日报:李峰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zj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83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精美的青铜车马饰

  早期的凤鸟饰件

  马头人面匕首

  银箔质大角羊

  将领使用的“铜铁复合殳”

  这个饰件仿佛蹲着一只鸷,凶猛可怕,似乎随时要择人而噬。

  后期的饰件凤鸟鸟喙很锋利,长度超过了鸟头。

本报记者李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近几年出土了很多金属制的凤鸟饰件。据考证,这是2000多年前秦人留下的,有的用来装饰服装,有的装饰棺椁,有的装饰马车,等等。

  这些凤鸟饰件有相同的特征:基本是两只或四只凤鸟交尾并且中间还有一个凸出的卵形,或许是因为秦人希望繁衍更多人口。

  它们亦有不同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在演化。早期饰件上凤鸟形象逼真而憨厚,说明秦人刚到张家川时,温顺而和平。中期的饰件上凤鸟有些抽象了,可能是随着经济发展,秦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后期的饰件上,凤鸟形象大变,凶悍而有侵略性,说明秦人侵略性越来越强。

  这些饰件,揭开了历史角落中已被遗忘的往事,使秦人在张家川一带的活动,走进了今人的视野。

  善养马:秦先祖获嬴姓

  凤鸟是秦人的图腾。据史载和传说,秦先祖少昊出生时,天空飞来5只凤凰。作为现代人看来,这种记载和传说不真实,因为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在现实生活中还没发现过凤凰。少昊和凤鸟的关系不浅,他还有个名字,叫“鸷”,代表凶猛强悍的猛禽。

  另一位秦先祖女脩是个女人,据《史记》记载,她正在纺织时,有只玄鸟掉了一个卵,女脩吃了,就生下了娃,于是秦人一代生一代,繁衍生息。

  秦先祖崇拜凤鸟,可他们的本领不是驯养天上飞的鸟儿,而是驯养地下跑的牲畜,至少秦始皇姓“嬴”,是因为他的老祖宗养牲畜养得好。

  《史记》中讲,秦先祖到了伯翳时,伯翳为舜驯养牲畜,牲畜数量多,舜给伯翳赐了个姓,就是“嬴”,意思是有余或增益。

  那时,秦人祖先居住在山东或者中原地区。到了商朝时,嬴族有个叫胥轩的人,带领族人向西部进发。在途中,少数民族申戎人挡住了去路。胥轩政治手段很高,与申戎人谈判后,娶了申戎的女子,得到了申戎人的支持,色利双收后,继续西行。这应该是秦人在西部地区的第一桩政治联姻。看来“和亲”远古就有,不过这种“和亲”是强大的少数民族招女婿。胥轩带着族人到了西汉水上游,也就是如今的甘肃礼县一带,安居了下来。

  到了武王伐纣时期,嬴族领袖飞廉被商纣王派到北方出差,他的儿子在商纣王手下办事。儿子被周人杀死,纣王也丢了性命。飞廉回来后,看不清政治形势,头脑发热,在山上设坛。《史记》上说是飞廉向已死的纣王禀告出差的事儿办得如何,有的记载则说是祭奠纣王。总之,坛是设了,向纣王的忠心是表了。对新生的周王朝来说,这是公然对抗的反动行为,要严加惩罚。于是,飞廉就死了。后来民间把飞廉作为风神,或许是因为飞廉出过远差,于是被认为行动快,像风一样。

  周朝对飞廉带领的嬴族人也给予了惩罚,不准再姓嬴,也不准再祭祀先祖。

  这种惩罚如今看来很奇怪。现代人有很多主动改姓的人。可在古代,这是一种可怕的惩罚。到了清朝,改姓名仍然被作为惩罚手段,雍正皇帝继位后,一个兄弟被改名为“待宰的鱼”,另一个兄弟被改名为“讨厌的人”。

  不过,“一招鲜、吃遍天”,驯养牲畜的高超本领又一次改变了秦人的命运。

  飞廉的后代有个叫非子的人,养马养得好。周王就把非子招来养马。非子和祖先一样,使马的数量大大增加了。周王要奖励非子,就想让非子当部落的继承人。

  这时,复杂的政治来了。非子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个兄弟的母亲是申戎人。申戎人的头领对周王“讲道理”,大意是:原来我的祖先把女子嫁给嬴族人胥轩,两家关系好,所以你们的西部边境安宁,如今我们申戎女子又嫁给嬴族人,生下了娃,正是因为两家有这个婚姻,所以你们西部边境的戎人都认可大王的统治,说这些话是为了大王你好,大王可要好好想一想。

  周王为难之下想出了一个“中庸之策”,他决定,继承人就由申戎女子的儿子来当,以图安宁。对非子的奖励是:在一个叫“秦”的地方,封一块方圆50里的土地归非子,允许修城邑。周王还允许非子恢复姓嬴,可以祭祀先祖。

  这个意义是相当重大的。意味着非子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周王朝认可的一个小势力。当然,这与诸侯不一样,如果把诸侯算作大军区司令的话,非子就是小小的县长。

  非子被称做“秦嬴”,也被后人称为秦非子。

  秦非子修的秦邑所在地,有多种不同说法。研究先秦历史的李玉明在《秦地烟云》一书中写道“‘邑于秦’,就是在张家川县城西南的瓦泉村一带建立起了秦嬴第一座都邑——秦邑。”

  如今的瓦泉村,看不到秦人遗迹。只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独立土平台,上面种着庄稼,也住着很多人家。站在土平台下面的玉米地里,能看到平台的断面。上面约一米深是软土,研究秦人历史的当地学者马明远认为这是后人长期翻垦形成的。在一米以下用手掏几下,可以看见一层硬土,据说这是人工夯筑的。

  村民马儿曼说,这里比较奇怪,土台周围打井6米深就出水了,土也软,土台上打井至少要12米深,而且土硬得很。

  究竟土平台是秦邑遗址,还是秦人大型墓地,甚至只是个自然形成的平台,有多种看法。研究秦史的徐日辉教授在《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一文中写道——“据我与秦兵马俑研究室的徐卫民教授及秦俑考古队的史党社、任建军先生的考察,均认为这是一处早期的秦人大墓,其形制与陕西雍城相仿。”

  获封国:进入诸侯之列

  当时,秦人的聚居地在南边为如今礼县一带,北边为张家川一带,其余甘肃境内全是戎人的地盘。

  秦非子的县长位置传到重孙秦仲时,天下出事了。

  那时的周厉王是周王朝第10代君主,也是中国历史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改革家”。周厉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起了“专利”,不过这种“专利”不是谁用技术收谁的钱,而是谁用山林水泽就收谁的钱。这种改革只顾了王朝的利益,损害了贵族和老百姓的利益。于是,骂声一片。周厉王很生气,他让人监视,谁骂就杀谁,大家走在路上都不敢说话,互相看看就算打招呼了。成语“道路以目”就是这么来的。仅仅3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山西去了。

  内部不稳,西部的戎人就反了。即使戎人与秦非子同父异母兄弟继承的嬴族部落有亲戚关系,但是戎人仍然把这个部落杀了个一干二净,直接灭族。

  新继位的周王给秦仲封了个官,命令秦仲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长期的残酷战争开始了。

  秦仲率族人与戎人打了约20年,最后仍然被打败了,秦仲本人也被戎人杀了。

  周王把秦仲的5个儿子叫来,然后给了7000名士兵,由秦仲大儿子庄公带领去报仇。

  庄公击败了戎人,收复了被戎人占据的土地。

  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了。庄公的大儿子发誓说:“我爷爷秦仲被戎人杀了,我不杀戎人的头领绝不入城邑。”为了专心作战,把继承人的位置都让给了弟弟秦襄公。可是誓愿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庄公的大儿子不仅没能杀了戎人的头领,自己都被戎人俘虏了。

  秦人与戎人之间的战争,秦人起初败多胜少,可或许是半农半牧部落的耐力强于游牧部落的缘故,秦人始终在坚持作战。

  这时,周王朝的败家子周幽王登上历史舞台了。周幽王玩了个“烽火戏诸侯”,把中央政府的诚信和自己的威望在火中烧了个一干二净。当戎人等突然进攻时,诸侯根本不理报警的烽火。

  或许是官太小,不敢像诸侯一样违背周王朝的命令,或许是秦襄公忠于周王朝,或许是为了与戎人作战,或许是秦襄公高瞻远瞩看到了机遇。总之,秦襄公带着族人来救援了。

  周厉王在骊山下被杀。秦襄公与戎人作战不遗余力,又送新继位的周王向东迁都洛阳。西周结束,东周开始。秦人有大功,将来还要借力秦人。于是周王想赏秦人,可没钱没土地。周王作了两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是封秦襄公为诸侯。从此,秦成为了一个诸侯国,秦襄公成为秦国首位君主。东周与灭亡东周的秦国同时走上历史舞台。

  第二个决定是只要秦人从戎人夺过来的土地,陕西岐山以西全归秦国。这虽然是个空头奖赏,虽然要靠血与火去夺,但是只要夺来,就会被周王朝承认。这使秦国的强大有了合法性。

  置邽县:秦人逐步灭仇敌

  秦人与戎人的战争在持续,半农半牧的秦人既有根据地,生产力又强一些,逐渐在持久战中占了上风。在击败了戎人中的邽戎和冀戎后,秦国设置了邽县和冀县。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置“县”。“县”字原本意思是树上倒挂着人头,有震慑的意味。初设的邽县和冀县与后来的郡县还不一样,由戎人自治,有点像后来的民族自治县。

  县旧址所在地大约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张家川县恭门镇下城子村附近,这里和张家川县城一带解放前都属于清水县管辖。第二种说法是恭门镇向南几十里的清水县城附近。第三种说法是如今的天水市秦州区。

  张家川县恭门镇下城子村附近有个古城遗址,历来被称做“凰翔府”。

  59岁的恭门镇文化站原站长王成科,研究秦人历史34年了。他认为“凰翔府”就是县旧址。这个古城依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对着一条河。在王成科的指点下,沿着古城的西城墙向上走,可以看到遗址已经改造成了梯田,种着玉米等作物。王成科曾经量过,这个旧城东、西城墙间约有500米,南、北城墙间最远处约有550米。王成科说:“秦人时代,修起这样大的城,非常不容易。”

  站在城墙上,向北俯看,一川烟云。川里有4个独立的小山冈,东、西各2个,扼守着川口两端。

  在古城遗址东边的柳沟村有一座“风伯庙”,风伯就是那个看不清政治形势向纣王表忠心的秦人先祖飞廉。“风伯庙”建于何时无法考证,旧的飞廉塑像已在“破四旧”中被毁。

  在古城遗址及其附近,当年修梯田时,挖出了大量的陶罐,都被年轻人用石头“练靶子”打碎了。也挖出了金属头盔,卖了废品回了炉。

  在川里的4个小山冈中,最西边的小山冈名叫白起堡。在白起堡附近,有位村民当年在修梯田时挖出了一个金属杆,杆头上有个金属球。村民交给收废铁的人,收废铁的人嫌头上的球是铜制,不要。村民交给收废铜的人,收废铜的人嫌杆是铁制,不要。这位村民只好把这个东西扔在家中。改革开放后,王成科和当时一位文化工作者见到了这个东西,长度和现代的警棍差不多,王成科将其称为“袖锤”。王成科和同事把这个东西拿走,找专家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令人大吃一惊,原来这个金属杆是古代将领使用的,而且主要起着权杖的作用,专家给这个文物起名为“铜铁复合殳”,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有关部门也给那位村民给予了补偿。至今人们还不知道,这个“铜铁复合殳”究竟是哪位将领使用的。也不知道,究竟古人是用什么工艺把“铜铁复合殳”的铜与铁连接为一体。

  在白起堡附近,当年修梯田时还挖出了一层人骨和马骨,还有大量的金属制“扎马钉”。人骨和马骨被埋了,“扎马钉”被卖了废品回了炉。

  这些物品似乎把人拉回了遥远的战场。那时,秦人与戎人的战争旷日持久,一直到了秦襄公之后的第9位国君秦穆公继位。

  秦穆公这个人不简单,与祖先对戎人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不同,他对戎人施展了政治手段。他先送了16名歌妓给戎王,既缓和关系,又让戎王沉溺于享乐。戎王有个很能干的大臣,叫由余。秦穆公想办法制造戎王和由余之间的矛盾,然后悄悄派人招揽由余。由余投奔了秦国,戎人的情况尽为秦人掌握了。于是,在由余的谋划下,秦人进攻戎人,打了约200年也奈何不得的戎人,约一年时间就全族覆灭了。秦人拓地千里,把甘肃中东部全占了。

  在秦穆公之后,秦国周边的戎人,作为一个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后来,在秦兵马俑军阵中,能看到有一些明显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武士俑。所以,戎人极有可能被残酷镇压后,融入了秦人之中。秦戎之战有了结局,秦人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统一全中国了。

  (本版图片由李玉明提供)

 链接:

  与本文相关部分秦国君主世系图

  出身与关系

  在位年份

  称号

  资料出处

  《史记·秦本纪》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秦仲长子

  《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

  第31代国君

  秦始皇帝

  前246年—前210年

  《史记·秦本纪》

  第9代国君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前777年—前766年秦庄公次子《史记·秦本纪》

  《十二诸侯年表》

  第1代国君

  秦襄公(立为诸侯)

  秦非子约前900年—前858年飞廉六世孙《史记·秦本纪》

  秦仲前844年—前822年秦非子重孙《史记·秦本纪》

  注:约前900年西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邑。

  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