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张家川关山:一列人文精神饱满的山脉

张家川关山:一列人文精神饱满的山脉

关键词:张家川关山:一列人文精神饱满的山脉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张家川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zj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2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昔日的关山古道已是一片坦途。 
 


 
  长宁驿的孩子们。 本图由本报首席记者王文元摄 
 


 
  秦岭细鳞鲑。 
 

 
  细细找寻八卦石的神奇之处。 
 

 
  关山牧场的牛群。 
 


 
  陇头流水的韵致。 

  
  
    关山,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因其上有历史上著名的关隘而得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 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代海运未开通以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穿越关山的关陇古道一直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历史上,自长安西去,多经关陇道,其中必越关山。只有翻越了关山,才会到达更加遥远的河西走廊。东望汉中、西控陇右的陇山南段——关山,因其特珠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里常常提及的一道山脉。

 

    关山古道:古人曾悲歌行路难 

   

    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着一些古典的情怀,有一首北朝民歌《陇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看到“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一句,竟然不能自已。

   查阅了相关的史料,似乎一切线索都归向横亘在甘肃张家川和陕西陇县的关山。关山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那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9月12日9时早晨记者一行从张家川县城出发,经恭门镇前往马鹿乡,它坐落于关山脚下,是张家川县的东大门,与陕西省陇县相连。去马鹿的一途山岭之上,草色覆盖,让我怀疑之前对张家川濯濯童山的印象是否确切。

    到马鹿乡,公路边有一条同名的河流闪着金波流淌,提醒我们不要忘记2012年是丰水之年。

    据说马鹿原名马鹿坡,因历史上野生动物马鹿多而得名。

    我们从马鹿乡往山峦起伏的关山而去。同行的当地作家杨逍说关山古道共有南北中三条线路。

    北线,即秦家源古道,是关山古道最早的一条干道。这条干道的大致走向是从张家川县恭门镇经马鹿、羊肚子滩、秦家源至陇县固关。

  

  南线即咸宜关道。从陇县西行经咸宜村,在崖付沟口分途进沟,一路上行经马鞍子、骆驼巷、鬼门关至蔡子河,再经驿程沟至长宁驿,一路经碑志梁,出黑沟接南寨铺。咸宜关道始修于元朝,是三条干道中修建最晚的一条。

    路况最好、作用最大的应该属中线,也就是陇关道(关陇大道)。出于节省路程的考虑,我们穿越关山的路线就选定在这一条。

    专家们早已考证这条开辟于西汉初期的关陇道是丝绸之路南大道从长安进入甘肃的必经之地。它的具体走向有两个:其一是由长安出发,过今日之陇县,通过固关镇,翻越陇坂,到达分水驿(位于今张家川县马鹿乡东北10公里的老爷岭),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秦置邽县)——张川镇(汉置陇县)——龙山镇(汉为断山)——秦安陇城西行经秦安县到达天水;其二是沿弓门寨(今恭门镇)、樊河经清水县城再到达天水。

 

    通往陇县的公路一直在绿色的林莽之间穿行,让我担心它终将像一条青蛇在山林深处迷失。

  

  在张家川境内我们见到的是狭谷是险峰,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到陇县的关山牧场,地理风貌大变。

  

  关山牧场地形没有尖峰突兀之势,只有秀丽纯朴之风。山顶是一片林子,山腰是美丽的草甸,遍布牛马,而山谷中是一条拨动着琴弦的小溪,冥冥中的神祗只是随意显露了一下神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已然喜不自胜了。关山牧场既不同南部秦岭山地,也不同于周围黄土高原,有人这样评价“陇坂满目皆千仞,唯有关山以秀媚”。 

  

    既有牧场之名,往上追溯,我们能得出答案,关山一带就是秦始皇祖先养马的地方。《史记·秦本纪》说,秦非子做部落首领时住在犬丘,他很善于养马和畜牧。对于犬丘,古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犬丘,又名西犬丘、西垂。汉置西县。”据《甘肃省通志》记载:“西县故城在(秦)州西南120里……”

  

    看着谷歌地图细细分辨,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它在今天的关山一带。

  

 

    三十七条溪涧的奔流:陇头流水的最初意象

  与我们所欣赏到的牧场牧歌式的优雅不同,古人对关山的咏叹集中在它盘桓旋曲的险阻给行旅心灵带来的不适感和情感的重压上。与我们不到两个小时就穿过关山进入陕西境内相较,古人的行程未免有些悲催,《太平御览·地部十五·陇山条》载:“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

    七天才能越过关山,怪不得张衡在《四愁诗》里有过“欲往从之陇坂长”的感叹。而王维的“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杜甫“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等等,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个“愁”字。

  

    “陇坂高随天,陇水鸣溅溅。”在攀越关山的过程中,似乎长安所有的繁华落幕,一路西行,只有呜咽的流水相伴。

  

    这流水是何等的多情,一路眷恋不去。关山有82条沟谷,凡沟有水,凡谷有溪,凡涧有流,37条溪涧,均为马鹿河的支流。

  

    除了我前文引用的《陇头歌辞》之外,“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塞外飞蓬征,陇头流水鸣。”“陇水不可听,鸣咽令人愁。”“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

  

    陇水和关山,承载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的离愁和乡思。

  

    佛爷崖太极八卦图就在关山脚下,是我们此行不可忽视的地方。

  

    在关山佛爷崖寻访“八卦石”名胜的时候,我们无意间探得细鳞鲑的奥秘。

  

    在附近一家养殖场的鱼塘里,因为9月11日张家川境内下过一场暴雨,它们静静地潜伏在浑黄的水面之下, 热心的养殖场老板赵先生特意领我们到孵化池里一睹该“神鱼”的尊容。

  

    它通体呈浅黄色,全身细布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它略微受到惊吓,就匆忙逃走,大有柳宗元笔下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游鱼的神韵。

  

    赵老板说细鳞鲑的全名是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为中国所特有,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属濒危物种。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

  

    他说,秦岭细鳞鲑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有防止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亦称脑黄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宋代即为朝廷贡品。野生的细鳞鲑受保护不能吃,能吃的是次生代,也就是野生鱼的孙子辈。

  细鳞鲑的插曲让我更多地不是探寻古人的精神世界为何总是那样苦闷,而是更多地关注“陇头流水”在地理方的含义了。

  

    “陇水”与“陇头流水”异质同构,“陇水”是专指,是陇右某条小河的专名,这在历史文献中多有反映,但后来演化为泛指,则与“陇头流水”质构皆同了。“陇头流水”则始终是泛指,指陇山森林、沟涧中之溪流、瀑布,为外延较小的泛指;后来于诗文中则泛化为陇右大小河流,均可谓之“陇水”“陇头流水”。显然,不仅“陇水”被泛化了,而且“陇头”也被泛化了,最终成为今甘肃省简称之一。

    一座山脉内外的民风之变

  

    从关山牧场开始,汽车的海拔表已从最高2120米一路下降,到关山底下的段家峡、曹家湾一代,始终在1000米左右徘徊。农田里的作物也从张家川的麻子、糜子变成了大片的烟叶。 

  

   我们从天成镇上寨子村过一座拱桥,折向往北17公里,过段家峡水库,去找寻关山古道的一个关键性地名——固关镇。

  

    固关镇住户的窗棂前几乎清一色挂着惹眼的红辣椒。看它肉厚条长,纹理匀称,色彩红艳,我食指大动,在吃饭的时候特意点了一盘素炒辣椒,食之果然色鲜味美。老板娘有些得意:“陇县的辣椒有个名头叫‘秦椒之王’,可不是白叫的。”

  

   和辣椒一样火辣辣的还有陇县的方言。走在固关镇的街上听到人们说的方言似乎和我此前从影视剧里了解到陕西方言的不同。杨逍说,陇县的语言划分上属关中西府方言。西府话听着好像与甘肃口音相近,其实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陇县方言中古汉语词汇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陇县方言历史厚重的表现。

  

  “卖爱哩!” “卖恨哩!”   

 

    每逢农历端午节前后,如果你在陇县街头散步,就会听到这样的叫卖声。外地人一听,不可思议,什么“爱”、“恨”都可以卖吗?   

  

    其实,这是由方言造成的巨大误会,当街卖的是“艾草”和“酸杏儿”。 

  

    站在固关镇街头探看,远处的关山逶迤苍茫,蜿蜒如龙。有着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古道,关山上曾经设立了不少关隘,固关首当其冲。虽然名曰“固关”,其实据历史记载固关是故关谐音而得名,据陇州35公里处为故关;“昌盛则固关”,它只是陇关古道上西行翻越陇山的一个驿站,一处兵站,一条老街。

    固关背靠关山。关山古道,有专家考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伏羲氏族曾在关山一带生活,从而有了古道最初的雏形。发源于甘肃陇南礼县一带的秦人的崛起,秦人东迁,正是经过关山而到达关中的。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西巡的大致路线,也是出咸阳,经陇县,到达今天的甘肃平凉一带,为关山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这条路线就是我们穿过的中线。路况最好、作用最大,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从长安出发,第一个驿站就是固关。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一批又一批地从固关老街走过,街上究竟走过了多少客商,运输了多少丝绸茶叶瓷器或者玉石马匹,恐怕谁也难以计数。直到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相对南移,穿过固关的关山古道才从繁盛渐渐走向衰落。

  

    清冷长宁驿,那条小道曾直向关中

    关山附近有两个地名长宁驿和张棉驿都和驿站有关,这等同于兰州的地名沙井驿、武胜驿、红城驿等。虽然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早化为烟尘,但那种浩荡的古风仍然在史书的册页中扑面而来。

  

    通过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几乎可以还原当时官道一片繁忙的景象,他在这首题为《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诗里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唐代的关山古道,不但关隘遍野,而且还设有不少驿站。 

  

    先说张棉驿。出使西域为汉王朝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张骞回到长安后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并钦定张骞长子张绵为亭驿官职,建立驿站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石桥村,辖行政、军事为一体。后因羌人不断骚扰,张绵便将驿站迁移到今张家川张棉乡所在地。因驿官名叫张绵,后人称此为张棉驿(棉是绵的同音),名传至今。 

  

    而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为了打通西方商路,汉武帝派人进行了两次探险,其中一次是翻越陇坂,通过对沿途地理和北边敌情的了解,最后选定关陇道为西进首选路线。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沿线设置天水郡及平襄、陇县(今张家川县城西坪洮塬一带)、清水、戎邑、略阳等县。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驿马三十里一置”,交通很便利。隋炀帝积极拓边时,关陇道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拓建,达到了通过御驾的标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